淋雨試驗機主要可以測試設備的四個方面。是為了設備質量的提升。 淋雨試驗機模擬的是自然環境,因為自然環境的不可控性,時效上會有影響,所以只能在人工控制下的淋雨環境下實現。
淋雨試驗機的出現可以測試設備保護罩或保護殼防止滲雨的有效性;以及設備在淋雨暴露期間或之后滿足其性能要求的能力;和設備由于淋雨造成的物理損壞;跟雨水排除系統是否有效。
常見的淋雨試驗機進行淋雨試驗一般在淋雨試驗箱中完成,淋雨試驗機適用于以自然條件為基礎所進行的人工淋雨試驗,不帶有強風速的降雨,不考慮試樣的高溫及雨水溫度差所引起的大量進水。
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講解下三種淋雨試驗環境的分析:
A、有風源的淋雨試驗 主要模擬自然降雨過程中風吹雨的情況。適用于戶外使用且沒有防雨措施的設備,其主要雨量參數包括:
降雨強度小10cm/h;
雨滴直徑0.5~4.5mm;
水平風速不小于18m/s;
試驗時間30min;
試樣溫度每30min淋雨試驗開始時至少比雨水溫度高10℃;
試驗用水當地水源的水。
B、滴雨試驗 主要模擬滴水情況。適用于有防雨措施但暴露在外的上表面可能有凝結水或泄漏水的設備。其主要雨量參數包括:
雨滴直徑0.5~4.5mm;
滴水量不小于280+30-0L/m2.h;
試驗時間15min
C、防水性試驗 不是模擬自然降雨,而是考核受試設備防水性,為設備的防水性提供一個較高的置信度。適用于大型受試設備,有風源的淋雨試驗不能滿足試驗要求時采用。其主要雨量參數包括:
雨滴直徑2~4.5mm;
噴嘴壓力不小于375kPa;
試驗時間40min
淋雨試驗機已經不斷向智能化、系統化、模塊化和多元化的系統終端發展,功能日益強大,技術含量大幅增加,明顯向高附加值產品過渡;應用范圍進一步拓展,智能淋雨試驗機已成為重要發展方向。